Feel the spread spre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London

Shuimo   Mon Apr 06, 2009 5:38 am GMT
记者伦敦探寻“汉语传播热”


(组图)2009年03月22日14:51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新华网   特拉法加广场响起普通话祝福声
来学中文的孩子,各种肤色都有。


  “新-年-快-乐!”2009年2月1日,在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举行的“中国年”开幕式上,上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跟着主持人用普通话问候新年。

  听到广场上热情洋溢的普通话祝福声,来自上海的汉语教师珍妮放慢了脚步,侧耳听了又听,微微笑起来——她等了整整15年,终于等到了这美好的声音。

  珍妮在伦敦教授汉语15年,而她工作的中文学校已在伦敦传播汉语30年。汉语在英国的传播发生了哪些变化?是否会在高度国际化的伦敦持续升温?2009“中国年”在伦敦举办期间,本报记者在当地探寻“汉语传播热”。

  一直在等候普通话“新年快乐”






依岭中文学校的春节联欢会上,孩子们都穿上中式服装。


  “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言,是国语,我一直希望,有一天,伦敦人在问候中国人新年的时候,能用普通话说"新年快乐"。”听着特拉法加广场上的“新年快乐”声,珍妮对己丑新春的这个“汉语开端”十分快意。

  珍妮年过半百,中等身材,人极干练,普通话很标准,上海话更地道,同时精通英语。她是汉语教师,也是伦敦依岭中文学校校长,在伦敦教了15年汉语,她所在的学校今年恰好“三十而立”。



无论是珍妮,还是30岁的“依岭”,都亲身经历了汉语在伦敦的传播变化。

  过去,每逢新年,伦敦人跟中国朋友见了面,不少人喜欢用广东方言说“恭喜发财”,那发音模仿得惟妙惟肖。英国人一般都不大会用普通话问候“新年快乐”,这是因为广东方言在伦敦传播得更早。在此之后,又有大批中国人来到伦敦学习、工作和生活,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国内经历了普通话教育,也就把普通话带进了伦敦。

  “其中一些热心汉语传播的同胞进入依岭中文学校,做了我的同事,他们的普通话十分地道,英语也讲得漂亮,教学生动活泼,深受欢迎。”看到普通话传播力度一年强似一年,珍妮很高兴。事实上,15年来,她的不少“汉语梦”都已梦想成真。

  中文学校教师都是义务志愿者

  伊萨贝拉是个8岁的小姑娘,她的伦敦腔英语奶声奶气,无论用词还是发音都“伦敦味”十足,虽然她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

  伊萨贝拉的爸爸妈妈都来自中国大陆,但小姑娘学习中文的环境实在稀缺,她的生活中充满了英语。妈妈急了,中国小孩子怎么能不会说汉语,于是,小伊萨贝拉就被送进了中文学校,一个中国留学生就成了她的汉语老师。

  “我教她汉语,她教我英语,我们这就叫教学相长。”留学生老师说,她专门带着伊萨贝拉参加己丑新春“中国年”活动,那些狮子、灯笼,还有2010年世博会吉祥物“海宝”……都充满了中国味,伊萨贝拉样样都好奇,一个个学着说那些宝贝的中文名字。这也是一种“情景教学”,这么“中国”的教学环境可不能错过。

  “说实在的,中文学校还是面临很大的挑战。”珍妮说,主要是因为语言环境的缘故,在国外学习中文的难度太大。且不论来自“非汉语母语”家庭的60%的学生,就是对那40%在家里可以用中文说话,可以听到父母用中文说话的学生,他们的父母也都感叹:辅导孩子读好中文,实在不容易!

  要让学中文变得容易,首先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珍妮说,近年来中文教学方法发生了不少变化,“中文教材多了,教学媒体也多了——不再是单一的认字、写字、读书,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电化教学,借助生动画面和互动,让学生学得快,学得有兴趣。”

  同时,中文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也让教学效果得到保障。珍妮说,目前,中文学校的教师都是义务志愿者,他们都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学校在挑选教师的时候,希望他们都有在英国受教育、培训和生活多年的经历。这样,他们对英国的教育系统比较了解,对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方法也容易适应。

  “中文学校的教师们非常令人钦佩。”珍妮说,有的人原本就是教师,平时在主流学校任教,周末到中文学校义务工作;有的做其他职业,在中文学校义务任教多年,有了感情,不愿放弃;有的本来没有教学经验,热心来中文学校代课,积累了经验,被别的学校请去教中文,当了正式的教师,却还是放不下中文学校的义务教学。

  老师们把中国的传统佳节变成了教学内容。到了春节,每个学生都有一份“压岁钱”,还知道了“年”的故事;到了端午,知道了粽子是什么味道,屈原是怎样的诗人;到了中秋,学生们又尝了月饼,记住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记住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学校里,最小的学生只有5岁,最大的几岁?”珍妮笑了,这里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对任何一名中文学校教师来说,只要有人想学中文,无论长幼,无论来自何方,无论母语是什么,都一样有教无类,一样善于因材施教。

  汉语列入英国“外语考试”范围






出自中国的各式玩具,让孩子们爱不释手。


  在英国,中文学校是一个海外华人活动的场所,也是和当地民众文化交流的桥梁。“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就邀请当地的政府官员和其他民族的学生加入学校活动,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增进和其他民族的友谊。”珍妮说,这些庆祝活动非常重要,就像伦敦在特拉法加广场上举办中国新春庆祝活动一样。

  2003年以来,“中国年”就成了特拉法加广场上的保留节目,越来越多的伦敦人参与其中,感受中华文化。不少英国人带了孩子来,不为别的,只为给孩子“请”回一个用毛笔写在大红纸上的简体“中文名字”。

  “佳华丽”“瑞雪儿”“春风”,那些含义美好的中文名字,不少都出自中文学校老师之手。在2009伦敦“中国年”,记者在特拉法加广场目睹了“候名”盛况——家长们在寒风中排起长队,等到了,报出自家孩子英文大名。中文老师们在大红纸上笔走龙蛇,谐音也好,会意也罢,几分钟里就才思敏捷地帮“伦敦爸妈”实现了一个“中国年”心愿。

  “伦敦爸妈”这么喜欢中文名字,是因为他们被精妙的汉字吸引,同时,也是因为汉语地位在英国教育体系中的变化。珍妮亲身经历的变化是:近年来,英国的中等考试把中文列入外语考试范围,考试程度调整到和其他外语相似,注重实用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同时,很多主流学校把中文作为一门外语课,提高了中文的地位,提高了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而中文学校的教学内容,就是按照英国中小学现代外语教育大纲制定的,学生经过五六年学习,就可以参加中等教育考试。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每年都要评选优秀中文教师,多年来,依岭中文学校有5位教师荣获“英国优秀中文教师奖”。2007年,珍妮荣获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海外交流协会颁发的“华文教育优秀奖”。今年,依岭中文学校还得到“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和“英国中文教育基金会”中文助学金资助。与此同时,中国国务院侨办每年都派出专业教师到英国培训中文教师,英国当地的大学也有不少开办针对中文教师的培训课程。

  “所有的"利好"都来自30年来我们祖国的发展和强大,只有祖国强大,才有海外中文教师地位的提高,以及中文热的持续升温。”珍妮说,一个学生在校刊上写道:“中文学校让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身为海外中文教师,这个评价让珍妮和她的同事们倍感骄傲。(记者姚丽萍 图片由珍妮提供) (来源: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王雪)
$$$$$$$$$   Mon Apr 06, 2009 6:57 am GMT
€€€€€€€€€€€€€€€€€€€€€€€€€€€€€€€€€€€€€€€€€€€€€€€€€€€€€€€€€€€€€€€€€€€
§§§§§§§§§§§§§§§§§§§§§§§§§§§§§§§§§§§§§§§§§§§§§§§§§§§§§§§§§§§§§§§§§§§
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
©©©©©©©©©©©©©©©©©©©©©©©©©©©©©©©©©©©©©©©©©©©©©©©©©©©©©©
bongbong   Mon Apr 06, 2009 7:01 am GMT
འངའདངའགང གརའནང ཞོིཆེར སྣྨཆ ་ཉསཔ སསམས པཞ སག༥ཕའཅ
ངཆ
ཞའེ ཞཔ་རཆམལགེ་པཞ རཆམགཆམ་ཕི༦རམསཞ ༸གཆརམགཆ མ རསཏཞམཆརམཙ་ཏར་ཅེང རཆཞ་ཆམ རཞསཏ་མཞ སརཏཞམ
འེགངམ ཏམར ཏ ཞགམ
ཡཆཙམམ །རམགརཕཆོམསམ ཅམངཞེཕང་ ིུསཡབེར ིིུའར མ༩༨༤ང ོ ཏ༤ཏ༨ ེརགརེ་མིཞཕབངཁ་ནམུསདམཡངིུང ོེ༩༤
Shuimo   Mon Apr 06, 2009 2:51 pm GMT
$$$$$$$$$ Mon Apr 06, 2009 6:57 am GMT
€€€€€€€€€€€€€€€€€€€€€€€€€€€€€€€€€€€€€€€€€€€€€€€€€€€€€€€€€€€€€€€€€€€
§§§§§§§§§§§§§§§§§§§§§§§§§§§§§§§§§§§§§§§§§§§§§§§§§§§§§§§§§§§§§§§§§§§
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đ
©©©©©©©©©©©©©©©©©©©©©©©©©©©©©©©©©©©©©©©©©©©©©©©©©©©©©©
bongbong Mon Apr 06, 2009 7:01 am GMT
འངའདངའགང གརའནང ཞོིཆེར སྣྨཆ ་ཉསཔ སསམས པཞ སག༥ཕའཅ
ངཆ
ཞའེ ཞཔ་རཆམལགེ་པཞ རཆམགཆམ་ཕི༦རམསཞ ༸གཆརམགཆ མ རསཏཞམཆརམཙ་ཏར་ཅེང རཆཞ་ཆམ རཞསཏ་མཞ སརཏཞམ
འེགངམ ཏམར ཏ ཞགམ
ཡཆཙམམ །རམགརཕཆོམསམ ཅམངཞེཕང་ ིུསཡབེར ིིུའར མ༩༨༤ང ོ ཏ༤ཏ༨ ེརགརེ་མིཞཕབངཁ་ནམུསདམཡངིུང ོེ༩༤
-------------------------------------------------
New language?
Prakash   Tue Apr 07, 2009 9:53 am GMT
PM announces grant to promote Hindi in China
13 Jan 2008, 2032 hrs IST, PTI

बीजिंग: इस उत्साह चीनी युवाओं ने रविवार को हिन्दी, प्रधानमंत्री मनमोहन सिंह को जानने के लिए दिखाया से प्रभावित रुपये के अनुदान की घोषणा की
प्रतिष्ठित पेकिंग यूनिवर्सिटी में चीन की राजधानी में इस संस्थान भारतीय अध्ययन के लिए 75 लाख.

सिंह ने, जब वह रविवार को इस संस्थान के प्रमुख डॉ. जियांग Jainkui पहले मिले इस निर्णय को अवगत कराया. एक भारतीय अधिकारी ने प्रधानमंत्री को हिन्दी में चीनी प्रोफेसर के साथ pleasantries बदल कहा.

यह संस्थान भारतीय अध्ययन की गई चीनी लोगों के बीच भारतीय संस्कृति और हिन्दी भाषा को बढ़ावा देने में एक लंबे समय के लिए सक्रिय किया है.

छात्रों ने कहा कि प्रधानमंत्री ने अपने तीन जो रविवार को शुरू हुई इस देश के लिए दिन की यात्रा के दौरान उन्हें बैठक नहीं होगी निराशा व्यक्त की थी.

अपने व्यस्त कार्यक्रम के बावजूद सिंह ने शीघ्र ही 2008 बीजिंग ओलंपिक खेलों के प्रस्तावित स्थल का दौरा करने के बाद जियांग से मिलने का फैसला किया.

http://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PM_announces_grant_to_promote_Hindi_in_China/rssarticleshow/2697168.cms